你听说过22岁就当上排长的军校生吗?这个贵州小伙马平,高考能上清华却偏要当兵,在老山前线排雷25颗立下大功,却在战前汇报时被师长当众训得抬不起头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这个刚学会带兵的年轻军官,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立下奇功后,竟因为战士不小心触发绊雷牺牲在越南人的弹药库里。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军校高材生宁肯放弃名校也要上前线?他又是怎么从被师长批评的"菜鸟"变成敢打敢拼的尖刀排长的?
1984年春天的云南边境,空气中都飘着火药味。越军在老山主峰架着重机枪,把麻栗坡县老百姓逼得整天钻防空洞。昆明军区31师指挥部里,22岁的马平攥着作战计划的手直冒汗。这个贵州山里走出来的军校高材生,此刻正被廖锡龙师长犀利的目光盯得发毛。
"你毕业于哪里?"廖锡龙的质问像记闷雷。马平挺直腰板回答"昆明陆军学校"时,耳朵尖都红了。刚才他汇报作战方案时,把迫击炮和火箭筒部署说串了两次,急得旁边几个团长直搓大腿。师长当场让他三天后重来,撂下话:"战场上说不明白,就是拿战士的命开玩笑!"
这话像刀子扎在马平心上。要知道三个月前,他带着战士在老山4号高地排雷时可不是这怂样。当时浓雾里埋着25颗绊发雷,绿色引线藏在齐腰深的茅草里。马平愣是趴在地上用匕首一颗颗拆,迷彩服被露水浸得能拧出水来。事后师里通报嘉奖,称他"胆大如斗,心细如发"。
反差这么大,得从马平的特殊经历说起。1962年出生在军人家庭的他,打小就听着父亲讲抗日故事长大。79年高考放榜,这个能上北大的尖子生,愣是背着母亲魏志珍偷偷填报了昆明陆军学校。为这事,当小学老师的母亲追到军校,拽着他胳膊哭:"咱回贵阳当老师不好吗?"马平就:"当兵是我的命。"
军校三年把这个文弱书生练成了铁打的兵。82年分到31师当排长时,他带兵严得吓人。有次夜训发现战士枪管没擦干净,直接罚全班多跑五公里。但战士们服他,因为每次实弹训练他都第一个示范,95斤的瘦个子扛着机枪爬山比牛还猛。
战前那次丢人的汇报会后,马平整宿蹲在油灯下改方案。他把进攻路线画成漫画给战士讲解,甚至半夜跑到山坡上对着树桩练习喊口令。三天后再站到师长面前时,他汇报的侧翼穿插方案连开炮时间都精确到秒。廖锡龙听完只说了三个字:"可以打。"
4月28日黎明,257门火炮的怒吼震醒了老山。马平带着他的尖刀排,像把锥子扎进越军防线。他们冒着机枪扫射攀悬崖时,绑腿都被荆棘扯成了布条。最险的那仗,他带人摸到越军碉堡后侧,用三颗手榴弹端掉了重火力点。战后统计,这个排毙敌27人,自己仅轻伤2人。
可命运总爱开玩笑。4月30日清理战场时,马平为保护战士进弹药库检查,没想到越军临走设了诡雷。爆炸气浪把他掀出五米远,迷彩服碎片挂在树杈上,兜里还揣着没写完的家书。后来收拾遗物时,战友发现他日记本上记着:"带兵要严,但得讲方法——这是廖师长教的。"
现在西畴烈士陵园里,马平墓碑前总摆着新鲜的山茶花。有个细节特别戳心:当年被他罚跑五公里的战士,如今每年清明都带着孙子来扫墓。老人总指着墓碑教育孩子:"记住,这个叔叔高考分数能上清华,可他偏要当兵——为因为有些事比分数金贵。"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杭州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